目前,人们日常使用的化妆品几乎是由某种载体所形成的等。其中以乳化体的形式居多,它有类似水溶液的流体、黏稠状的乳状液、半固体膏霜等形式制成的化妆品。而制得各种形式的乳化体,主要是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。
一、乳状液的概念
两种互不相溶的液相,如油相和水相,以微小粒子(液滴或液晶)分散在另一相中所形成的体系称为乳状液,也称为乳化体。在乳状液中以微小粒子或液滴形式存在的那一相称为分散相,或内相;而包围在它外面的液体称为分散介质,或外相、连续相。将水和油混合时,能够形成两种类型乳状液。一种是油分散在水中,油是分散相,水是分散介质,形成的是水包油(O/W)型乳状液,相反形成的是油包水(W/O)型乳状液。
乳化机制
互不相溶的油和水两相借助搅拌等方式使其混合,其中一相呈微球状液滴分散于另一相中,形成暂时乳状液,该乳状液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的体系。
分散相的微球状液滴直径一般在0.05~10μm之间时,微小液球会相互聚集,力图缩小界面积,降低界面能,分散的微小液球逐渐合并,液滴逐渐变大,最后使油和水重新分开成为两层液体,油和水又恢复到原来状态。如图1
图1 界面张力示意图
为了使形成的乳状液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,加入乳化剂,通过降低分散体系界面张力的作用,变成相对稳定的体系。如图2
图2 乳状液形成示意图
二、乳化稳定性因素油和水在乳化剂作用下可形成相对稳定的乳状液,仍是热力学不稳定的体系,要使乳状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,应从选择合适的
乳化剂、降低界面张力、增加界面膜的强度等因素来考虑。
①依据乳状液类型选择乳化剂制备油/水型乳状液。一般选用在乳状液的水相中溶解度较大的乳化剂,通常多为低价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。离子型乳化剂分子,使分散的油相液珠表面显电荷,同种电荷的排斥作用,而使分散体系稳定。
高价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有利于形成水/油型乳状液。非离子乳化剂在分散相(水相)表面上通过氢键形成一层界面膜能降低界面张力,水相的液珠不易聚集,使体系稳定。
HLB值的计算
油相和乳化剂通常为混合成分存在于化妆品的配方中,根据Griffin的HLB值的理论计算方法,一般利用HLB值加和性来计算在此配方中混合组分的乳化剂HLB值和油相所需的HLB值,以判断乳化剂配比设计的可行性。如图3图3 HLB计算公式
②界面膜的形成使分散体系稳定。加入乳化剂降低界面张力,同时乳化剂分子定向排列在界面上形成界面膜,界面膜保护分散相液珠,避免相互碰撞而发生聚结。乳化剂的量对形成界面膜的强度起着重要作用。混合乳化剂的使用对形成有一定的强度的界面膜是十分有利的,混合乳化剂分子使得形成紧密的、高强度的界面膜,令乳状液稳定,这些极性有机物又称为助乳化剂。如图4
图4
③分散相液电荷。乳状液的分散相是以微小液珠形式存在,其界面上都帶有电荷。当使用离子型乳化剂时,极性端处于水相,非极性端伸向油相,而使分散相界面上带有电荷。由于它们带有同种电荷的排斥作用,提高了乳状液的稳定性。
④分散介质的黏度。分散介质黏度大,可使分散的液珠运动受阻,减缓液珠之间碰撞,不易发生聚结,使乳状液稳定。一般加入高分子聚合物可使分散介质黏度增大,还对滴珠表面形成界面膜的强度有利,提高乳状液稳定性。
三、乳化不稳定形式
乳状液的不稳定形式有三种方式:
分层、变型和破乳。分层是由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密度不同,出现分散微粒上升和下沉的现象;变型是乳状液类型突然发生转变;破乳是乳状液体系完全破坏,分层与变形可同时发生。
1.分层是乳状液中由于上下部分出现分散相的浓度差的现象,称为乳状液的分层。
2.变型是乳状液不稳定的另一种形式,乳状液可能由油/水型变为水/油型乳状液或由水/油。
① 在油/水型乳状液中,阴离子乳化剂使其表面带有负电荷,在乳状波中加入高价正离子,表面电荷被中和,使微小液珠易发生聚集。
② 聚集一起的液珠,可将水相(外相)在局部被包围起来,形成不规则的水珠。
③ 液珠如发生破裂,则油相变成连续相,而水相变成了分散相,由油/水型乳状液变成水/油型乳状液。
3.破乳是指乳状液完全破坏,造成油-水两相分离。其中分层、变型和破乳也可以同时发生。
一般认为,乳状液的破乳可分为
絮凝和
聚结两步过程
从另外添加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可知,即使在较稀的乳状液中,也可以使聚结速度成为决定因素,因为
表面活性剂对絮凝影响较小,能防止聚结过程的发生加入高价电解质,如 MgCl、CaCl等,
会加速聚结速度而使破乳易于发生,这是高价正离子中和液珠表面负电荷的作用所致。
温度对破乳作用也是明显的。
温度升高,使液珠运动速度加快,导致絮凝速度增加,而使破乳易发生。从温度对连续相黏度的影响来看,
温度升高,连续相的黏度明显降低,使界面膜易于破坏,也易发生破乳。
四、防腐剂在乳化稳定中的作用
化妆品中的原料、添加剂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水分,含有微生物生长、繁殖所必需的碳源、氮和水。微生物中的酶(如脱羧酶),可使化妆品中的脂类、蛋白质等水解,使乳状液破乳,出现分层、变稀、渗水等现象,液状化妆品则易出现混浊等多种结构性的变化;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还会影响化妆品的pH值,且可通过侵蚀化妆品中的物质,削弱甚至破坏乳化体系中的界面膜强度,使得乳化体系不稳定,造成降粘或者破乳现象。
因此
,在化妆品中合理地添加具有防腐作用的原料,选择合适的防腐体系去抑制或杀死有害微生物、阻碍其繁殖,可以有效保护乳化体系的稳定,同时也避免化妆品腐败变质,是保证产品质量是非常关键的一步。
如需了解更多产品防腐抑菌方案,可关注公众号进行留言!
参考文献
[1] 章苏宁主编,化妆品工艺学[M]. 北京:中国轻工业出版社,2017. 183
[2] 谷建梅主编,化妆品与调配技术[M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7.212-214
[3] 罗利,郑木创,黄君如,陈嘉玲.液晶乳化体保湿性能研究[J].日用化学品科学,2017,40(02):21-25+42.
[4] 李明阳主编,化妆品化学[M]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6. 153-156
[5] 沈钟,赵振国,康万利编著,胶体与表面化学[M].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12.152-154
[6] 孔祥烨,陈邈,李黎仙.乳化工艺对乳液液晶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[J].广东化工,2020,47(06):69-71.
[7]廖浩华,崔龙生.化妆品油包水型(W/O)与水包油型(O/W)乳化体防腐功效的研究[J].广东化工,2017,44(06):52-53+51.